①电针(之一) 取穴:病灶上、下椎间隙,第2腰椎以下椎间隙、骶管。 操作:每次选择两穴,以毫针刺人,缓缓进针至蛛网膜下腔(切忌过度深刺和乱捣乱插,以免伤及脊髓),接通电针仪,徐徐调节至适当强度。输出的脉冲电流要稳定,防止突然增强,引起不良反应。刺激时间15~20分钟,据症情而定,每日1次,15次为一疗程。电针仪输出线两极,宜接脊柱旁同侧穴,防止电流回路经过心脏。有严重心脏病者禁用或慎用。 疗效: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,电针共治疗28例,基本 痊愈14例,显效6例,无效8例,总有效率为71.4%。 ②电针(之二) 取穴:a.肾俞、大肠俞、中醪、委中、承山、昆仑;b.环跳、阳陵泉、悬钟;c.梁丘、伏兔、足三里、解溪;d.人中、中极、关元、三阴交、外关。 操作:下肢不能屈伸取第1组;下肢不能抬高迈步,第2、3组交替使用;尿失禁或癃闭取第4组。接通电针仪,并留针15分钟。 疗效:共治疗16例,均取得显著效果。 ③温针 取穴:a.肾俞、大肠俞、次醪、环跳、秩边;b.关元、中极、气冲、足三里、阳陵泉、太溪。 操作:先取第1组穴,均深刺用大幅度提插结合捻转手法,予以强刺激,反复运针1分钟后留针;继取第2组穴,弱刺激,留针。然后置艾绒于针柄上点燃,使温热直透俞穴...
①休针 取穴:主穴:环跳(或秩边)、阳陵泉。配穴:邪犯足太阳经加委中、八醪、承山、昆仑、殷门;邪犯足少阳经加绝骨、丘墟;久痛加肾俞。 操作:主穴均取,酌加配穴。环跳深刺,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,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;阳陵泉亦须深刺,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足背。余穴针感也务求向远端放射。一旦气至,即行留针,留针时间视疼痛剧烈程度20~60分钟不等,每隔5~10分钟捻转提插1次。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手法,每日或隔日1次,重者每日可2次。10~15次为一疗程。 疗效:共治疗1164例,总有效率在88.8%~99%之间。 ②电针 取穴:主穴:坐骨神经投影点(下称投影点)、环跳、腰4、5夹脊。配穴:干性加阳陵泉,条口透承山;根性加委中、承扶。 投影点位置:在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至股骨大粗隆连线中点稍下1/3处。 操作:主穴每次取一穴,干性取投影点或环跳,根性取夹脊穴,分别酌加配穴。投影点用4寸长银针以70度角刺人,针尖稍斜向内侧,使针感放射至足趾,余穴亦须深刺,引发传导针感。接通电针仪,断续波,频率240~400次/分,强度以能耐受为度,留针20~30分钟,每日1次,10~15次为一疗程。 疗效:以上法共治疗226例,总有效率为95.7%~97%。 ③刺血 取穴:分两组...
艾灸治冻疮 穴位:合谷穴(位于手背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)、足三里穴。 方法: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。选准穴位后,点燃药用艾条,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,各悬灸3~5分钟,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。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,必须加灸合谷穴3~5分钟;若冻疮在下肢,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~5分钟。艾火与皮肤的距离,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。注意不可灼伤皮肤。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,冻疮不再复发。
临沂针灸培训人体腿部穴位和穴位功能主治说明 腿部正面穴位功能说明:伏兔穴、阴市穴、梁丘穴、犊鼻穴、足三里穴、上巨虚穴、条口穴、丰隆穴、下巨虚穴、解溪穴、冲阳穴、陷谷穴、内庭穴 腿部侧面穴位功能说明:箕门穴、环跳穴、血海穴、阴谷穴、风市穴、阴陵泉穴、中渎穴、膝阳关穴、地机穴、阳陵泉穴、足三里穴、漏谷穴、三阴交穴、三阳交穴、阳辅穴、悬钟穴、复溜穴、太溪穴、照海穴、公孙穴 腿部穴位功能说明:环跳穴、承扶穴、殷门穴、委中穴、浮郄穴、委阳穴、合阳穴、承筋穴、筑宾穴、承山穴、飞扬穴、跗阳穴、昆仑穴、申脉穴、金门穴、京骨穴、仆参穴 足部穴位和穴位功能主治说明
临沂针灸培训肌肉刺激治疗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常见且较为棘手的慢性疼痛疾病,一般治疗如针灸、推拿、理疗等效果欠理想。笔者试用针刺肌肉刺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,效果显著,现报告如下: 资料与方法: 1. 一般资料:采用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诊断标准,A、颈部症状和体征;(1)以下情况,头痛症状加重:①颈部活动和(或)头部维持异常体位时,②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时,(2)颈部活动范围受限,(3)同侧的颈、肩或上肢非根性疼痛(定位不明确),或偶有上肢根性痛;B、诊断性麻醉阻滞可明确诊断;C、单侧头痛,不向对侧转移。临床上符合上述两项即可确诊。 共有62例患者入组,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,其中男性23例,女性39例,年龄:28-65岁,平均42岁,病程3-6月。全部病例均摄颈椎正侧、双斜位X线片,58例患者出现颈椎退行性改变征象,引颈试验阳性57例,其中头颅CT扫描35例,全部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,所有患者无感觉、肌力和病理反射异常。 2.方法: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,对照组(31例):常规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、神经营养及肌肉松弛剂和颈椎推拿牵引治疗;针刺组(31例):采用针刺肌肉刺激疗法,患者取俯卧位,用薄枕支撑胸部使颈向前弯曲,常规消毒铺巾,采用一次性使用针灸针(华佗牌,0.30×40mm),确认C1~C6处的棘突,在C5(必要时加C4和C6)棘突水平,旁开中线约...
调理方案:08年就开始做艾灸调理、寒湿很重,很喜欢艾灸,前一个月腰和腰骶突然疼痛,坐着站着都不能忍受,躺下舒服一些,所以来店里做艾灸,重点肾俞、命门、腰阳关、八髎这些穴位,灸了一个半小时,之后按摩这些穴位和相应痛点,第二天得知现在腰好很多了,基本不疼了,又来坚持灸了三次痊愈。
调理方案:在上学时间常熬夜并爱吃冷饮,工作后体质出现了下降,怕冷、偶口苦、腹胀、反酸。 温胃健脾、疏肝理气祛湿。 中脘、神阙、悬钟,每一次做完感觉全乏力,排气增多,过两日后自觉腹部轻松,第二次推腹并主灸膏肓以治疗反酸,做过三次之后顾客出现自觉发热三天,量体温正常,食欲增加。
调理方案:取穴:中脘、关元、子宫、八髎、足三里、三阴交,配合腿部经络疏通,重点疏通脾胃经,胆经、膀胱经。(一周固定两次)腰腹部穴位灸30分钟,四肢穴灸15分钟。腿部肿胀消失,已经停了半年的月经双恢复正常了。
调理方案:灸大椎、肾俞、神阙、膝阳关、内外膝眼施灸,辅以膝关节拔罐、按摩。 当次即觉大为缓解,一周后症状消失,嘱注意避风寒、过劳。患者膝关节早年有老伤,近几日吹空调导致膝关节疼痛加重,灸大椎、肾俞可振奋阳气,壮筋骨,神阙、膝阳关可散寒暖膝,内外膝眼为膝痹要穴,拔罐按摩可散寒祛淤,理筋活血、止痛通络。